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贼 > 第154章 长生营

第154章 长生营

第154章 长生营 (第1/2页)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燃文???.?r?a?n??e?n?`or?g
  
  可惜,在此时,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以煤冶铁,尤其是打造兵刃,技术还不够成熟,李元庆也只能选择开历史的倒车,选择更为成熟稳定的木炭冶铁技术。
  
  原本,铁匠铺一个月可以打制80到90杆鸟铳,但若换做木炭,数量可能要下降一半。
  
  想要再增加产量,那只能加大人工投入,势必又将会增加成本。
  
  盛夏攻势就在眼前,留给李元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过,能从铁匠铺中发现曹铁锤这样的人才,却也让李元庆眼睛一亮。
  
  就如同后世那句话,时间就像是女人的事业线,只要你肯挤,总是会有的。
  
  关键,还是要扎下根来,保存、保护好这幼小的火苗。
  
  铁匠铺这边出现了技术问题,很多东西,都要重做,暂时也不能恢复生产,李元庆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老营全部搬迁到长生岛。
  
  长生岛是李元庆的法定治地,此次进京封赏,周围的中岛和西岛,也都划入到了李元庆的法定治下。
  
  这就为长生岛创造了很多的缓冲空间,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此时,老营这边除了铁匠铺,李元庆的家眷,已经没有太多人口,辽南李元庆、陈忠、张盘三部,已经成为了这片海域事实上的霸主,而广鹿岛距离长生岛并不远,大半天的时间足够到达。
  
  此次搬迁动作虽大,但不过只是船队走一个来回的过程,并不用费太大力气。
  
  四月初七,官沧海的海盗船队,抵达了广鹿岛老营,老营这边早已经准备妥当,即刻启程,当日傍晚,老营人马,顺利在长生岛登岸。
  
  至此,李元庆的全部基业,全都搬到了长生岛。
  
  长生岛这边的官厅已经盖好多时,经过了这些时日烈日的暴晒,不用太多收拾,直接便可入住。
  
  当时,李元庆虽只是守备衔,但规划的工匠也耍了心眼,官厅虽只是千户宅的规模,但周围却早就预留好了空间,只要想加盖,随时都可以。
  
  不过,李元庆现在只有三个女眷,还没有孩子,千户宅占地十几亩,已经足够住了,自然不会再为此浪费财力。
  
  安家这边交给女人们来安排就行了,但人口住宅分配这块,却让李元庆费尽了脑细胞。
  
  商老六去了大沽口跟渠家取粮食,现在还没有回来,这些东西,只能由李元庆亲力亲为。
  
  此时,李元庆的麾下丁口总数,已经达到了近一万两千人,其中,青壮接近3000,壮女接近7000,剩下的2000,都是老弱和孩子。
  
  但这边城镇房舍的规模,只有2000多户,自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李元庆在绞尽脑汁之后,拍案做了决断,麾下所有战兵,有功水手,按照资历,由高到低,来安排住宅。
  
  这一来,基本上李元庆麾下的老兵,战兵,出过力的水手,都能分到住宅,
  
  像是官沧海、许黑子、顺子、段喜亮这些军官,则可以选住宅,也可以在千户宅附近,选择宅基地,自己建造。
  
  南信口这片的土地很宽阔,在设计时,李元庆就让工匠们朝大做,空间很是充足。
  
  不出意外,官沧海这几人,都没有选择住宅,而是各自掏钱买了宅基地,要在千户宅附近,大兴土木。
  
  这也在李元庆的预料之中,毕竟,这几人,都没有成家,还都是光杆司令,他们平时都住军营,也不急于在此时就住近自己的宅子。
  
  战兵们其实也大都如此,只不过,住宅和土地,这才能让他们为李元庆死心塌地卖力的最大保障。
  
  处理这些事务的过程,李元庆自己当然忙不过来,不得已,只得让张芸娘、渠敏秋和彩子都过来帮忙,还有藕儿的父亲马管家,马德强。
  
  令李元庆意外的是,马管家马德强能处理管家的杂务,而且对算账也很精通,究其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李元庆当即任命其为‘房产销售部’主管,由他来统筹分房的一系列问题。
  
  这一来,李元庆瞬间轻松了不少,从这些杂务中脱身,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浪费李元庆大量脑细胞。
  
  此次进京封赏,李元庆升了游击,麾下这些将领们,也该要论功行赏了。
  
  而这最关键的人事权,也是李元庆控制这支军队的最基本保障。
  
  按照大明的军制,李元庆现在是游击衔,麾下可实领3000人,也就可以提拔三个千户、守备。
  
  至于副千户,这倒没有固定的定额。但若太多了,却也太明目张胆。
  
  经过了仔细思量,李元庆最终决定提升商老六、官沧海、许黑子,为正千户,段喜亮,王海,顺子为副千户,杨小船、黄国山等数名军官为百户,报由东江本部,待毛文龙批复之后,上报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逆剑狂神 近战狂兵 御鬼者传奇 风流杀神 英雄无敌之恶魔降临 近身兵王 神级插班生 都市绝品狂尊 娱乐帝国系统 大明流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