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此消彼长
第866章 此消彼长 (第2/2页)但此时,皇太极看似是退后了一步,不敢与明军正面纠缠,但这厮的体系已经逐步稳固。
换句话说,后金此时已经有了国体啊,而远非是当年的奴隶制蛮夷。
这场纠葛,想要三五年之内解决,那几乎已经是绝无可能了。
唯有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蚕食,进一步压缩后金的生存空间,才是最为稳妥、也是最为科学之路。
李元庆忽然又想起了袁督师,‘五年平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不过,虽然出征遇挫,但李元庆的心情却是极为明朗。
尤其是陈忠的表现,着实让李元庆非常欣慰。
打仗这种东西,的确是以**上消灭敌人为最佳,但自然界何其庞大?
哪怕是老虎,也不可能顿顿有肉吃,更不要提,是人了。
两国对决,其实就是一点一点细节的累积,此消彼长的过程。
哪怕像是后来松锦那般的大决战,若不是明军内部出现了问题,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失误,后金军就算再勇,也绝无可能占到太多便宜,至多,便是一半一半,和气收场。
可惜啊。
在历史上,后金军已经通过之前太多太多的积累,奠定了在大势上的优势。
八旗铁骑无敌的神话,几乎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明军士兵的内心深处,仗还没开始打呢,明军就已经先泄气了。
洪承畴就算是谋略过人,但手里这样一幅烂牌,还个个都不听指挥,又怎的可能打胜仗?
也无怪乎洪承畴最后会一条道走到黑了啊。
在大明这边,冤枉,憋屈,不爽利,不痛快,还要忍受万千指责、骂名。
反观皇太极这边,却对他恭敬有加,充分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洪承畴能有那样的选择,倒真的不难想象了。
的确。
在大义上,洪承畴是卖主求荣,背叛民族,背叛祖宗,崇祯皇帝骂他、恨他,恨不得刨他的祖坟,这其实都是不难理解之事。
但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洪承畴呢?
崇祯皇帝骂他,那是因为洪承畴吃的是他老朱家的粮,受的是他老朱家的恩,崇祯皇帝就算不地道,没有给予洪承畴充分的支持,那他也可以骂他,因为他是天子,因为他是大明的主人。
但其他人呢?
他们又有什么资格?
洪承畴就算投敌卖国,也是在松锦大势崩盘、他兵败被俘,根本没有选择余地的时候。
说句不好听的,有很多人,就算是想投降,皇太极还不给他这个机会呢,直接就挖坑埋了。
最起码,在国家的需要的时候,在皇帝需要的时候,在民族需要的时候,洪承畴敢于顶上去,接下了松锦这个烂摊子。
但那些大佬们呢?
那些才子们呢?
那些喷子们呢?
他们却在京师温暖的火炕上,搂着娇妻美妾,喝着小酒,听着奏乐,屁颠屁颠的看洪承畴的笑话,简直是乐此不疲。
是。
的确。
他们的确是看到了一个大笑话,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后来呢?
李闯兵临城下的时候,皇帝要用人的时候,大明王朝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在干什么?
这帮狗日的却是在秘密联络李闯,准备迎新皇进城啊。
是。
他们的确是迎新皇进城了,也在片刻间,便将老朱家的祖宗十八代都卖给了李闯。
可惜啊。
刘宗敏的几千副好枷锁,却让有些人连胆汁都吐了出来……
生生万物,因果报应。
洪承畴的确是该死,尤其是他在晚年,竭力鸠杀南明,几乎可以说亲手埋藏了整个大明帝国,被后世人唾沫,遗臭万年。
但~~,洪承畴当初的本心,恐怕却并非如此。
他是在他的诉求,他的报复,他的心愿无法解决、得不到实施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这么一条死路。
如果他能有选择,他还会这样做么?
华夏民族,精英辈出,哪怕是明末,也并非没有将星,没有启明星,只不过,在赳赳大势面前,他们根本无法跨越那些尸位素餐、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阶层,最终,坠落谷底。
让亲者痛,仇者快。
但此时,有了李元庆的出现,一切却早已经变了模样。
现在,已经不是明军面对鞑子害怕了,而是鞑子面对明军要害怕。
即便此时明军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重要战果,但这种威慑力,却是已经开始渗入到后金的骨子深处。
想着,李元庆的心情越发愉悦。
如果后金军主力能追到这边来更好,只要李元庆退到哨子河下游,返回海边,与前来接应的船队汇合。
那~~,就溜死这些狗鞑子。
只要能勾引到后金军主力,让他们出来,那~,奔袭老寨,也就远非此时这么困难了啊。
想着,李元庆正准备出去,看看昨天陈武元他们猎到的那头野猪收拾的怎么样了,陈忠却是急急奔进来,“元庆,最新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