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稳定军心
第二百四十三章 稳定军心 (第2/2页)李承志瞪了李松一眼,又看了看堂下那一群有如石化的军将,笑嘻嘻的说道,“放心,郎君我定然是说到做到……”
是张敬之向他提及,泾州会有数万乱民被流放河西时,他才想到的。
无论男女,这四五万口乱民的流放之地只会是边镇,而武威镇与酒泉早已裁撤,那整个河西就只剩远在西陲的敦煌镇了。
也不管能有多少人活着走到敦煌镇,到时定是男的全部充军,女的则有两成的可能会被充为营妓,八成的可能,会被敦煌镇将卖给胡商。
只有背景强大,族亲显赫者,才会幸免于难。
比如李韵的堂弟,襄武惠侯这一脉当年因造反,举家数十口皆被流放武威镇,若不是由李其庇护,十成十也是这个下场。
但这是极少数,万人中都不一定存一。
李承志便想,与其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女眷被充做军妓,或是被当牲口一样的贩卖到西域,为何不能将她们救下来?
配给兵将士卒做老婆只是其次,能不能稳定军心都且不提。
万一自己造反无望,至少也能让这数千士卒在这繁衍下去。以后无论中原如何乱,这些兵卒的子孙后代至少能替汉家江山守住北地的门户……
再退一万步,只从救这些妇人于水火考虑,李承志都要这么做。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牲口……
也和圣母不圣母没半毛钱的关系,而是李承志做人的底线。
……
要与张敬之偷人的事情,自然暂时还不能让这么多人知道,所以这些将领眼睛都蓝了,李承志都没解释一声。
“抬上来……”
听李承志一声呼喝,众将又见李睿抱着一支木斗走了上来。
斗不算大,标准的一钧斗,上面盖着红布,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但看李睿的样子就知道不轻。
但没等他们猜疑多久,李承志便让李松掀开了红布。
随着红布掀开,帐中突然一亮,就如升起了万道霞光。
又如看到了雨后的彩虹,流光四溢,众人只觉又艳又亮,上百号人,竟都不约而同的眯起了双眼。
每个人的脸上都映着一层五颜六色,迷幻至极的光茫……
这些人中,九成都是李氏子弟,自小就背诵《诗经》,《离骚》自然也背过。
看着这一斗珠宝,他们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其中的诗句: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不,似是比诗中描写的还要美……他们发誓,从没见过这么美的珍珠。
这些人当中家境最好的是皇甫让,名符其实的泾州豪强。上好的美玉、宝石他戴过不少,但何时见过色彩这般艳丽,光蕴如此灵动,一颗中竟似有好几种颜色的宝石?
一时间,帐中竟然鸦雀无声,只听到山风刮着毡帐,以及微不可察的心跳声。
足足沉寂了十数息,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帐内猛的响起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李松铁青着脸,心疼的都快要滴血了。
此时,也就只有他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又是从何而来的。
琉璃!
便是郎君,也只炼了两斗而已……
拿都已经拿出来了,还有收回去的道理?
李承志不顾李松劝阻的眼神,轻声笑道:“不要那般没出息,琉璃珠而已……就当诸位的饷粮了……”
一群粗汉眼珠子全突了出来。
琉璃珠……而已?
西域胡商向长安、洛阳行商,泾州是必经之地,所以这些人大都见过琉璃是何物,也有的买过,像皇甫让。
但那些琉璃不管大小,至多也就比上好的白瓷亮一些,至多称的上“润”,离“透”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而且颜色大都单一,九成以上都是白色为底,少许会夹杂一些其它的颜色,而且鲜见有两种颜色以上的。
即便是那一种,虽不敢说价比黄金,但拇指的一颗,换一斤铜或两石粮也绰绰有余……
更何况是这种近有鸡子大,还透如水晶,其中偏又异彩夺目,迷幻致极,五颜六色的琉璃珠?
说实话,要不是李承志说出来,谁都不敢认这是琉璃。
士族门阀不好说,但若是卖给奚康生这样的鲜卑贵族,翻十倍都绝对抢着要……
“死物罢了!”
李承志轻描淡写的一笑,又指指李松:“分下去吧,每人十颗,折俸一年……”
众人一愣,猛觉一股热血直往头上涌:像胡保宗那样的七品校尉,年俸也才是十二金(铜),用这么一颗抵都够了。
但自己一年竟然就有十颗?
李松心疼的脸上的肉直抽抽。
郎君不是早就入了城,也早已见过二郎和夫人了么?
为何还能任由郎君将这样的宝物拿出来败?
正抱怨着,又听李承志说道:“嗯,还有一斗……不过比这要小许多,所以每卒一颗,应是够了……”
李松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