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朝堂决议(中)
第十四章:朝堂决议(中) (第2/2页)宋朝来起身走下马车,独留一脸惊愕的马文昌。
“多谢宋兄!”
皇侍、皇禁军开路,自一路畅通无阻,就连马车也径直驶至承宣宫宫门前。
左军都督府左都督付腾钊,在几位都督、学士、尚书尽数踏入承宣宫后,依照昌晟皇的意思,将五羊白典所发来的鹰信拿了出来。
众人中,几位都督和学士不管是军情鹰信还是对请援鹰信皆诸字、诸句仔细审阅,而四部尚书,兵部尚书对军情鹰信阅览极其认真,可对求援鹰信却是置之不理,其他三部尚书,则是对军情鹰信粗略一观,重点放在求援鹰信上。
五羊危矣,无容置疑,这是承宣宫内君臣几人的共识。
无论是此前振振有词的大学士徐向召还是万般说辞的兵部尚书郭盛,哑口无言缄默不语,承宣宫内的气氛也无比凝重。众人的关注点已不再是是否向五羊增派援兵、调拨粮草辎重、军械军备,而是如何善后。
尽管实情无比残酷,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其实,从昌晟皇宣旨入宫议事的人选上,众人已看出端倪,对于昌晟皇的决断心知肚明,却无人敢宣之于口。
放弃五羊关,卫守羽谷关以安京邑。
华英殿大学士马文昌、建极殿大学士宋朝来,自入承宣宫看到所有鹰信后,一言不发,而其他几人更不敢在这个敏感时期触他二人霉头。
众人能够自神雀众多氏族中脱颖而出,成为都督府都督、殿阁大学士、一部尚书,除却自身氏族雄厚影响力外,本人学识、才干亦不容小觑。
仅仅不到三个时辰,承宣宫内已达成一致,启复羽谷关,这个废置多年沦为军伍之人养老地的羽谷关,将再次展现其独特风采。
昌晟皇亲任羽谷关都督府左都督,中极殿大学士徐向召兼任都督府右都督,同昌晟皇私交甚密颇得其信赖的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周斌安兼任羽谷关都指营营正,至于羽谷关都督府监事则由皇侍司司正方伟兼任,文典由户部尚书潘伟权兼任、军典由兵部尚书郭盛兼任。
阵容之豪华,令人咋舌,神雀这个庞大的机器将高速运转,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和令人恐怖的底蕴。
羽谷关,夏族已经荒废多年的军关,若以一关之力阻拦鞑子南下杀戮劫掠的铁蹄,必须在一个月内令军关焕然一新,与其说是修葺,不若说是修建。
户部三库局向工部拨款五百万两,京邑都指兵马协助工部料估所采买、筹集修葺所需物料,工部营缮司负责具体修葺事宜,至于原羽谷关那一司养老将士,自然而然成为修葺羽谷关的主力。
户部仓场局协调各处粮仓,保证羽谷关内最少存储两千石军粮,确保大军一月所需。
户部三库局还需筹备最少三百万钱,用以奖赏、抚恤有功将士。
同时,五军都督府辖下五大营,神雀军伍除却禁军最精锐的存在开始频频动作。
神机营,除却为羽谷关提供大量守关军械外,出动教习司成为羽谷关械备司,连同千军营锻造司专伺修缮羽谷关独有的防守军械。
千军营,收到兵部拨款后,立即着手锻造盔甲、兵刃,以作不时之需。
边军营,五司出动三司,在羽谷关修葺的同时进驻羽谷关。
器军营,即刻停止各郡、各关军马调拨,优先保证羽谷关兵马所需。
天字营,九司出动六司,入驻羽谷关。
拱卫京城的三大禁军,红、黑、黄,同样各遣精锐进驻羽谷关,直属羽谷关都督府。
神雀九郡,王、荒两郡因需应对謌克骑兵袭扰,十三郡、炎郡还须协防边关以防别有用心者趁火打劫,母郡、理郡、氏郡、药郡乃至京邑先后接到昌晟皇皇旨和中军都督府军令,调遣都指军兵进驻羽谷关。
亥时六刻一切商定,承宣宫内的气氛明显轻松许多,脸上挂着笑容,非常浅淡,昌晟皇主动传膳,就在承宣宫内宴请臣工,黄禁军军士协助皇侍司皇侍匆忙却不慌乱,快速布置食案。
这时,无论是昌晟皇还是其他文臣武将,都盘坐在宫内一角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