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汴州城下
第327章 汴州城下 (第2/2页)相比较其他长缨军的侦察兵需要偷偷摸摸或者化妆隐藏不同,入了魏博军大本营魏州清虚子老爷子仗着身份,大大咧咧、肆无忌惮的直接闯到了田季安的府邸,然后被田季安恭恭敬敬的请了进去。
毕竟,清虚子不仅仅是火药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医术不俗的道爷,没有人会拒绝这样一位大老来给自己续命。
适逢嘉诚公主病重,清虚子两幅药之后,嘉诚公主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起色。
然后在田季安的再三挽留之下,清虚子勉为其难的留了下来,帮助嘉诚公主调理身体的情况下,堂而皇之的在田府内打探情报。
在清虚子这位顶级间谍的辅助之下,作为叛军的核心之一的田季安在等于在郭戎的面前全部透明。
虽然清虚子不知道田季安、王承宗、刘总三人密会的内容,但是密会本身已经可以证明太多东西,
更重要的是,清虚子准备的将魏博军的部署、卢龙军南下的具体情况准确的传递到了郭戎的手中。
如果不是准确的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不是二十五万,而是整整四十万河北叛军主力,郭戎绝对不会让长缨军保留达到正常人数两倍的整整四万人。
郭戎已经不是当初的愣头青了,虽然这只是临时的扩编,虽然由李诵亲自赐名的长缨军本来就特殊,但是郭戎仍然需要考虑李诵和李纯两位皇帝感受的,毕竟自己还是要在这两位皇帝手下吃饭的。
只不过,郭戎更明白四十万叛军的分量,这代表在汴州城下的大战将真正成为一战定乾坤的决战,这使得郭戎不得不加倍的慎重和小心。
一如既往,在长缨军大队出发之前,重新恢复满员的侦察兵已经提前出击,在郭戎率部出征的时候汴州前线的情况已经清晰的呈现在了郭戎的面前。
卢龙军的部分人马已经渡过了大河,抵达了汴州城下,剩余的人马也在日夜不停的渡河南下。
汴州的攻城战虽然还没有开始,但是河北叛军已经准备了冲车、云梯、渡濠器具、投石车在内大量的攻城器械,随着卢龙军的抵达,攻城战的开始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与此同时,汴州城下的叛军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派出的超过万人警戒和防卫的兵马,这一点属于正常的反应,也在预期的可能之内,甚至于郭戎最初盯着的就是这部分人。
以长缨军的训练、素质、后勤、补给行军的速度相当惊人,在陕北山区尚且能日行四十里,如果放在地势平坦的中原地区,在保证一定战斗力的情况下,日行五十里并非不可实现。
郭戎的最初计划就是利用中原地区平坦的地形和长缨军素质和配置,以日行四十至五十里的速度向汴州方向高速突进。
在向汴州进军的途中,先拿向东警戒的这部分河北叛军磨合队伍,顺便祭旗,借助胜势推进到汴州城下。
届时,无论叛军是否已经开始攻城,长缨军抵近汴州附近都会打乱叛军的节奏!
毕竟,已经调集好了兵力,摆好了架势,正在勐攻汴州,自己的后方突然被人偷袭,损失难以估量。
在这种情况下叛军必须兼顾汴州城和长缨军两个方向,这就使得叛军的兵力被再次分散,使得正面和长缨军作战的叛军被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
这个有限的范围,在郭戎的定义中则是不至于被包围。
毕竟,只要保证正面迎敌,长缨军正面重步兵抗住,近程弓弩支援,远程八牛弩、投石车覆盖射击,骑兵、轻步兵守护两翼、伺机包抄的家传战术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郭戎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抵达汴州,吸引了叛军的注意力之后,郭戎会向洛阳、鲁北、宋州方向派遣信使,完成最后的任务。
原计划郭戎认为是比较完善而且具有执行性的,只不过整整十五万卢龙军的加入,迫使郭戎不得不修改了原有的计划。
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只有魏博军和成德军的时候,迫使叛军分兵能够实现郭戎的目的,但是当卢龙军加入,叛军的数量达到四十万的时候,哪怕分兵,对方依旧可以将只有四万人的长缨军包围,到时候再直接朝着汴州进军无意义羊入虎口。
四万长缨军硬撼四十万河北藩镇军,郭戎即便最后能胜利,多半也是一次兴庆宫或者泾州一样的惨胜,而这种惨胜对郭戎,对大唐来说毫无意义。
所以,郭戎在原有计划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相比较原来高速突进,在郭戎的指挥之下,经历过大规模重新编制和整合的,长缨军选择了速度最慢的攻击、搜索前进。
一边行进,一边磨合,硬生生的将行军的速度压制到了每日不超过三十里,从而曹州到汴州三百里,将原本五到六天的时间,硬生生的拉长到了十天以上。
相比较慢吞吞攻击、搜索前进的大队人马,经过大规模补充和休整之后的骑兵团,则在莫灵均的指挥之下率先出击。
莫灵均从所有骑兵和侦察兵中选择了最为精锐的两千骑,组成了三个暂编营,两千骑兵全员一人三马。
根据郭戎的命令,莫灵均率领三个营的精锐骑兵南下,绕行考城、陈留迂回突进。
三天时间,强行军三百五十里,从汴州城东南方向叛军外围防御的缺口突入汴州城下。
莫灵均率部突进到汴州城下之时,汴州城外的护城河已经被填平,全员抵达的叛军已经摆开了架势开始攻城,而且战斗相当激烈,汴州城墙之下已经堆满了整整一层的尸体。
莫灵均所部两千骑兵没有任何征兆的出现显然出乎了城内、城外所有人的预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