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长安乱?长安不会乱!
第361章 长安乱?长安不会乱! (第2/2页)比起把人算计到骨子里,而且老练精干的太上皇李诵,刚刚真正接手大唐真正权力的李纯无疑是有些稚嫩的。
镇长安的李纯从来没有考虑过向吐蕃妥协,但是在这种突变的局势之下,坐面对臣子离开长安,到山东躲避的建议,也产生了剧烈的动摇。
刚刚掌握真正的权力,立刻就遭遇了这样生死攸关的危机,李纯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作为李唐的最高统治者,作为长安城真正的主人,没有李纯的命令,没有人敢于擅自决定,当然,更没有人敢代替李纯下达命令。
众所周知,无论哪朝哪代,宫中和朝中都不是一个能保守住秘密的地方,很多时候早朝前脚结束,后脚,城中卖豆腐脑的西施就已经知晓了早朝议事的内容,更有甚者卖炭的老大爷已经开始和身边鱼档的卖鱼的汉子交流起了今天早朝的军国大事。
所以,李纯的犹豫同样通过各种途径传出了宫外。
于是乎,李纯没有如同他父亲李诵一样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的行为,却在无形之中助长了长安城以及长安城左近各种牛鬼蛇神。
从正午接到作为信使传来的消息开始,半天的时间不到,昔日繁华的长安东市、西市人流已经减少了九成!
包括朱雀大街在内,昔日长安城繁华的上,除了一队队披坚执锐的金吾卫,便是一队队匆匆走过的信使,至于长安城的平民,则半个影子都看不到。
长安城的几座城门依旧打开着,但是人流量明显少了很多,进城的人群中比起平时多了太多身材魁梧、雄壮的汉子。
随着天色的变化,长安城内的局势变得愈加微妙,在长安城中不断乱窜的各方牛鬼蛇神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已经逐渐合流。
在直面各种复杂情况的时候,李纯的经验确实不够多,判断不够准确,行动不够迅捷,下手不够果断,以至于给了各种反叛力量勾连的机会。
但是,此时李诵给李纯留下不再是昔日那个病入膏肓的大唐,不再是昔日那个千疮百孔的长安,不再是那个废物点心一样的禁军,不再是形同虚实的情报体系……
虽然李纯在掌控实权之后第一次面对危机的时候犹豫了,但是,这一切在李诵为李纯留下的丰厚遗产之下显得不值一提。
随着夜幕降临,留守长安的大唐军方的情报机构,长缨军军事统计处的主事,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李纯的身边,向李纯禀报了长安城内的变化。
对方在认真的一点一点的讲述,而李纯在认真的观察眼前这位名叫吕常的臣子。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吕常,是父亲李诵专门留给自己的特务头子、细作首领、真正的阴谋大家。
“陛下,大概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云集在长安的各方势力刚开始还是各自为政,但是仅仅半天不到,这些家伙就已经开始勾结了,只不过要达成共识还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是的,陛下!”
“以你来看,最多需要几天?”
“短则两天,长则三天,最多不会超过三天,他们就可以达成初步的协议,随时可能在长安城内发动叛乱!”
叛乱!
听到从吕常口中说出的这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李纯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四年之前!
父皇被迫退位,自己成为了皇帝,然而,却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
没有人愿意成为傀儡!
随后,作为傀儡的他,以旁观者的身份,有惊无险的,身份见证了大唐立国以来,在长安城内发生了第二次大规模的叛乱。
叛乱和平叛的过程不必多说,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正是那场叛乱,成为了他的父亲,乃至整个大唐一个真正的转折点。
同样是那场叛乱,让李纯再次认识了他的父皇,让他选择了老老实实的服从父亲李诵的安排。
只不过,李纯没想到,时隔四年,自己真正掌控权力之后,自己首先面临的竟然又是叛乱。
想想当时的环境,想想现在的处境,李纯一下子就理解了当时李诵的心情,对于父亲李诵昔日做出的决定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轮回吧!”
轻轻叹息的同时,李纯想起了昔日郭戎劝说自家父亲留在兴庆宫时候的话。
面对安禄山、史思明叛军的时候,玄宗选择了弃城而逃。
面对汹涌而来的吐蕃大军的时候,代宗选择了弃城而逃。
面对凶悍、暴戾的泾原军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德宗选择了弃城而逃。
面对精锐、悍勇的神策军叛军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李诵选择了留下,和他所信任的将军、军士死战不退。
回想这李唐历代君王的决定,李纯也在进行自己最后的考量。
玄宗、代宗、德宗所面对的情况,说实话,李纯不知道,但是自家的父皇所面对的叛乱李纯可是亲身经历的。
虽然当时李纯被安排在了最安全的宫城,而不是最危险,也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兴庆宫,但是,李纯永远也忘不了在战斗之后自己被引领到兴庆宫的时候的样子。
看着堆积如山的尸体,闻着着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的气息,感受着血流成河的真实体验,第一次登临战场,准确说是第一次登临战场的遗迹的李纯,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他根本就不敢相信这一天的时间,兴庆宫到底发生了什么!
想了想昔日父亲李诵面对的,再想想现在,自己面临的,李纯不自觉的笑了。
四年前,面对俱文珍带领的六万神策军精锐,父亲李诵的身边只有郭戎以及三千将士,而现在的自己呢?
跟四年前六万精锐的神策叛军围攻兴庆宫相比,现在的危险算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