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 (第1/2页)尽管是在深夜之中,但是来自宫中的小黄门还是很快就找到了诸葛亮。
原因无他,成都中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会经常熬夜办公的人。
再加上今日白天发生了那样的大事件,以诸葛亮公忠体国的性格,他今夜更加不可能会离开尚书台之中的。
毕竟早一点整理出益州世家的罪证,那么成都的风波就多上一分可能能尽快平稳过度。
只是诸葛亮虽然自己常常会为了公务熬夜,但是体谅下属的他,是不会强留下属留下来陪他一起办公的。
就是诸葛亮这副一心为公及体谅下属的初心,却在一些有心人的编排之下变成诸葛亮爱独揽大权的证据,真是可笑。
当独自一人在尚书台审阅众多罪证的诸葛亮,得到小黄门的传诏后,他的脸上一时间浮现了诧异的神色。
刘备很少会深夜急召他。
事出反常,这让诸葛亮的心中浮现了不好的预感。
在这种不好的预感之下,诸葛亮连忙放下手中的竹简,然后便连忙跟着小黄门往着皇宫内赶去。
在去往皇宫的一路上,诸葛亮都在猜测着,刘备是因为什么事急召他。
联想到白天糜竺的身体状况,诸葛亮的心中隐隐有了一些推断。
但是以诸葛亮对刘备的了解,他知道若单单是那件事的话,不足以让刘备如此的。
百般思索之下,诸葛亮还是无法猜测出是何事让刘备要如此着急见他,所以他只能暂时压下内心的疑虑。
反正一会见到刘备,就什么事都明了了。
只是当诸葛亮在小黄门的带领下见到刘备的时候,他脸上的震惊之色愈加浓厚,他几乎是脱口而出问道:
“陛下,您没事吧。”
问完这句话后,因为内心中的担忧,诸葛亮一时遗忘了君臣之间的界限,急忙趋身来至刘备的身前。
不怪诸葛亮有这种反应,实在是刘备现在的状态算不上好。
随着糜竺的逝去,刘备似乎不想自己的寝殿太亮堂。
在他的命令之下,寝殿内的许多烛火都已经熄灭,所以这时候他的寝殿显得颇为幽深。
除此之外,刘备悲痛之下,冠带下的长发都有些松散,整个人的神色显得十分萎靡。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诸葛亮见到刘备的时候,刘备正好在端着一碗汤药饮用。
刘备的这种种表现,足以说明他现在是身体抱恙的。
这才是他急召诸葛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刘备见诸葛亮关心的趋行至他的身前,他悲痛的脸上终于浮现了一丝笑意。
只是一想到糜竺的离去,刘备还是心如刀割,他放下手中的汤药,看着诸葛亮语露悲切的说道:
“糜君走了。”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诸葛亮却从刘备的语气及他现在的神色可以看出,刘备的心中现在有多难受。
想来刘备之所以身体会抱恙,与糜竺的离去有着很大的关系。
刘备的身体最近本来就算不上好,这一点刘备曾经告诉过诸葛亮。
再加上在注重情义廉耻的当世,悲怒这两种情绪的剧烈起伏,是能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的。
过往不知有多少英才都是死在了这两个字上。
而以刘备比常人更看重情义的性情,这一点只会对他的身体健康影响更大。
想到这诸葛亮脸上的担忧之色愈发浓厚。
诸葛亮上前拿起刘备放下的汤药,在将汤药重新递到刘备的身前时,他关切地言道:
“还望陛下节哀,贵体为重。”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诸葛亮的心情也十分悲伤。
尽管往日中糜竺与诸葛亮的私交并不深,但是对于糜竺这样的纯臣,诸葛亮是打心底里佩服他的。
所以糜竺的离去,也让诸葛亮的心中不是滋味。
面对诸葛亮的劝谏,刘备咳嗽了几声,微微摇了摇头。
他推开诸葛亮递来的汤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
他一时半会还死不了,但同样的,喝下这碗汤药也不能让他的身体完全康复。
他急召诸葛亮前来,有着更重要的事。
刘备对着诸葛亮言道:“刘巴已经被朕罢免尚书令之位。
虽说尚书台的主要政务都是卿在署理,只是祖制不可废,况且卿也需要一位贤才辅左。
待明日一早,卿便拟招让尚书马良继任尚书令之位吧。”
听到刘备的这个吩咐,诸葛亮点头领命。
以大汉现在的国情来说,尚书令的权力虽说已经大不如往,但是它还是一个十分紧要的职位。
从地位与权力上来说,尚书令可以等同于副丞相。
对于这样的职位,肯定是要尽快找出一位贤才来继任。
而马良无论是从资历、功绩、名望三方面来说,都是目前大汉中继任尚书令的最佳人选。
在决断完这一件事之后,刘备又紧接着对诸葛亮言道:“除拟这道诏书外,你再拟一道诏书追悼糜君。
并命左中郎将杨仪为使持节,追赠糜君骠骑将军司空印绶,追封糜君谥号为文襄。
等到安葬时,再命令史十人遣虎贲,前后都奏响鼓吹,以骠骑将军及司空仪仗队伍为糜君送葬。
成都中凡三公以下,那一日也都必须亲临。
除此之外在诏书中言明,依糜君临终意愿,死丧不误国家大事,故而糜氏族人无须为糜君守丧。”
听到刘备的这个吩咐,诸葛亮依旧领命称是。
以糜竺生前的功勋及刘备对他的情感,他死后被追封为三公之一的司空,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糜竺在生前就是九卿之一。
而尽管是追封,但以当世礼法,追封先人后的一切荣誉如同先人在时一般,该先人的族人都可以享受到。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旁人若要尊称糜竺,都要将他当做司空看待。
而且糜竺的家族,也将出现第一个三公,这对一个家族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若说追封糜竺为司空是情理之中的话,那么从刘备给糜竺的谥号及送葬的种种布置,可以看出刘备对糜竺的情感有多深。
文襄二字对于人臣来说是极佳的美谥。
而且依两汉礼制,寻常人臣得到谥号已经不容易,更何况他们一般只能得到单字谥号。
可现如今糜竺却得到代表极大殊荣的二字谥号,还能得到那明显超规格的送葬规程,刘备对糜竺可谓极尽死后之哀荣了。
至于不让糜氏族人为糜竺守丧,诸葛亮知道刘备是为了糜旸,也是为了梁州。
在连续吩咐完这两件大事后,刘备又不禁咳嗽了几声。
他的神色变得愈发苍白起来。
见到这一幕,诸葛亮赶忙上前为刘备拍背捋顺气息,在诸葛亮的服侍之下,刘备的气息才渐渐平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