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糜汉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

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

第七百七十五章 孙权猜疑 密诏杀吕 (第1/2页)

汉章武六年十二月,建邺皇城内的孙权,收到了两封奏疏。
  
  听闻是刚刚抵达永安的周鲂有奏疏送到,孙权连忙让是仪呈上来。
  
  当是仪将两封奏疏放在孙权身前的御案上时,看着两封奏疏上的些许血迹,饶是一向凉薄的孙权,也忍不住叹息道:
  
  “周子鱼,真忠臣也!”
  
  孙权没有第一时间拆开奏疏预览。
  
  他先是问是仪道:
  
  “为子鱼送奏疏的是何人?”
  
  听到孙权的询问后,是仪回忆起方才所见身上带伤的周益,由衷的佩服说道:
  
  “是周御史的胞弟周益。”
  
  “周益受的伤可重?”
  
  孙权听说周鲂竟派出胞弟送信,心中对周鲂的爱重不禁又多了几分。
  
  “从外表看并无大碍,臣刚刚已召御医为周益诊治。”
  
  是仪的处理,让孙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眼下大吴正处于风雨交加之时,更不能寒了忠臣的心。
  
  为了获得更多大臣的忠心,孙权思索片刻后沉声道:
  
  “你一会拟一道诏书,封赏子鱼为关内侯。”
  
  是仪见孙权心情貌似不错,连忙躬身领命。
  
  当决定完对周鲂的封赏后,孙权才将目光放在身前御案上的两封奏疏上。
  
  从奏疏的封面可知,两封奏疏中一封是周鲂写的,一封是吕岱写的。
  
  两封奏疏都呈现未开封的状态。
  
  孙权本想先看看吕岱的奏疏,可最后他还是先拿起周鲂的奏疏看了起来。
  
  周鲂奏疏中的内容并不多。
  
  只是孙权在看完后,眉头却皱了起来:
  
  “臣观吕岱有跋扈之态,更有拥兵自重之嫌。”
  
  当看到周鲂对吕岱的这句评价后,近来本就有些疑神疑鬼的孙权,精神立刻紧绷了起来。
  
  孙权派周鲂前去永安,一为宣达诏令,二为监军。
  
  而孙权知道周鲂的为人,他素有智计,若不是瞧出一些端倪,周鲂是不会贸然有这番判断的。
  
  更何况孙权记得,周鲂与吕岱之间还有姻亲的关系。
  
  想到这,孙权的眉头皱的越来越紧。
  
  怀着几分疑虑,孙权伸手展开了吕岱的奏疏。
  
  相比于周鲂的奏疏,吕岱的奏疏内容可就长了。
  
  待孙权耐着性子看着时,他的脸色正变得越来越差。
  
  及至最后,孙权的脸上已然是一片铁青之色。
  
  被吕岱奏疏中内容气到的孙权,直接伸手一甩,将吕岱的奏疏甩到了下方的是仪身前。
  
  是仪好奇孙权为何会动怒,他连忙捡起地上的奏疏看了起来。
  
  “汉军势强,恐中糜旸奸计,臣以为不若按兵不动。”
  
  “永安之要,不在柴桑之下。若臣能守住永安,则亦对国家有益!”
  
  孙权冷笑几声后,念出了吕岱奏疏内的部分内容。
  
  “朕是要他宜缓不宜急,可他倒好,竟直接不想动了。
  
  他竟然还敢说什么,将在外诏令有所不受。
  
  他以为那两万余吴军,是他吕氏一族的私产吗?
  
  好个吕定公,好个“忠臣良将”!”
  
  忠臣良将这四个字,孙权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可见吕岱的话,显然已经触碰到他的逆鳞。
  
  是仪看完吕岱奏疏的内容后,他的脸上浮现了惊色。
  
  “这”
  
  是仪看向孙权铁青的脸色,心中连道不好。
  
  定公真是糊涂呀!
  
  明眼人都应该看的出来,孙权要吕岱宜缓不宜急,为的不是担心吕岱的安全。
  
  孙权是担心援军会被围点打援,从而令柴桑不保。
  
  哪怕吕岱心有担忧,又怎可透露出不想援救柴桑的心思呢?
  
  这不妥妥触碰到孙权的底线了吗?
  
  要知道之前同样受到诏令的吕范,也曾送了一封奏疏。
  
  尽管孙权同样要吕范宜缓不宜急,可吕范在奏疏内还是表现出一副急切的模样,保证待兵马集结后,就立刻向柴桑进发。
  
  有些话孙权可以说,但身为臣子的吕岱,绝不可顺坡下驴,得寸进尺!
  
  至于“将在外诏令有所不受”这句话,更是有些大不敬了。
  
  是仪与吕岱同为淮北士人,今是仪见吕岱的奏疏引得孙权不喜,他立刻出言维护道:
  
  “陛下息怒,定公跟随陛下多年,一向忠臣爱国,他绝不会有不臣之念!”
  
  “这封奏疏,或许另有隐情。”
  
  吕岱是建安初年就跟随孙权的,数十年的君臣之情在,是仪下意识地怀疑这封奏疏有些猫腻。
  
  是仪的本心是好的,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孙权的性格。
  
  孙权性格鲜明,当他信任一人时会恩爱备至。
  
  可要是他怀疑一个人了,那孙权就会让那个人知道,什么叫做刻薄寡恩,雷霆之怒。
  
  数十年的君臣之情,很贵重吗?
  
  “另有隐情?
  
  你是觉得这封奏疏不是吕岱所写?
  
  还是你觉得,心怀鬼胎、出言不逊的吕岱是忠臣,为朕流血的子鱼,为了大吴安宁甘冒生命危险的子鱼,却是奸臣?”
  
  孙权的两句反问,直接噎的是仪脸色通红。
  
  奏疏内的话是大不敬的无疑,要想帮吕岱辩驳,只能在奏疏的真实性上辩驳。
  
  可这两封奏疏,都是周鲂亲自送来的,怀疑奏疏的真实性,就是怀疑周鲂的忠诚。
  
  而周鲂的忠诚
  
  敢怀疑他的,当初孙权要人冒生命危险去永安时,他怎么不站出来呢?
  
  好,退一万步讲,就算周鲂是奸臣。
  
  可周鲂与吕岱,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两者之间还有姻亲关系,周鲂为何要陷害他?
  
  太多无法讲通的地方,这让孙权怎么会往这方面想。
  
  在驳斥完是仪后,孙权看向是仪的目光亦变得危险起来。
  
  孙权是记得,是仪与吕岱是一个派系中的人。
  
  “就算没有这封奏疏,吕岱的忠心难道就是无暇的吗?
  
  永安距离柴桑,只有咫尺之遥!
  
  吕岱一定比朕先得知柴桑有危,吕岱多年宿将,他会不知道柴桑对大吴的重要性吗?
  
  他为什么不及时发兵救援!
  
  他在等什么?
  
  这足以证明,早在之前,吕岱心中就有拥兵自重,坐观成败的想法!”
  
  三国可不是小宋。
  
  三国时期之所以名将辈出,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将领一般都有较大的自主权。
  
  在孙权看来,吕岱手握两万精兵,若是他能在收到豫章有变的消息时,就第一时间率兵驰援,他的援军是有可能比汉军先到达柴桑的。
  
  而要是有两万精兵入驻柴桑,孙权还担忧柴桑的安危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逆剑狂神 近战狂兵 御鬼者传奇 风流杀神 英雄无敌之恶魔降临 近身兵王 神级插班生 都市绝品狂尊 娱乐帝国系统 大明流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