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夸就完事了
225 夸就完事了 (第2/2页)这倒不是说蓝玉比傅友德和沐英都猛,而是鞑子的主力已经入关,被歼灭在关内,而不是和历史上一样,鞑子打了永平之后逃回关外去了。关外作战的难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又两日,蓝玉领着他的部下,押解着俘虏和战利品回来了。
身体极度疲惫的他,神情却是冷酷,傲然少语,禀告完了之后还特意看了下同样在场的张一凡。
那个表情,似乎是在说话:我并不比汉之骠骑差,看到了没有?
洪武十三年十二月上旬,大军凯旋,回到北平。随后,便是向京师报捷。
魏国公徐达亲自写了报捷文书,而后向众将宣读。末了,他还特意问蓝玉道:“如此,你可有意见?”
蓝玉听了,看了看张一凡,最终摇头道:“末将没有意见!”
于是,报捷文书便用快马送往京师。按照朱棣的说法,就是给他父皇最好的新年贺礼。
………………
韩国公李善长,匆匆离开北平之后,便放缓了脚程,也不再骑马,而是坐船,坐轿子南下。好歹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又是一大把年纪了,没有限期回去,自然不会让自己在路上颠簸受苦。
这么大年龄,都六十六岁了,路上不保养好了,一个不小心没了,荣华富贵都没享受多少时间,那就太亏了!
一路上,李善长也不管军政之事,就只是关注沿途美食之类。想着终于把那个柳家村的小子搞到了边关,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来,他的心情就很不错,以至于一路上吃着美食,都胖了一圈。
当然了,李善长这种不叫胖,而是富态!
等他回到南京的时候,已经是到年底了,刚好可以过年。
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去觐见了。
跨入紫禁城武英殿的殿门时,李善长似乎穿过了一道时空门,一下便老了许多,背都驼了一分,巍巍然进入殿内。
朱元璋见到,立刻对朱标说道:“过去扶下太师!”
朱标闻声,当即应声过去。
李善长见了,连道不敢,挣扎着见礼,然后哀叹道:“老臣是真老了,只是去了一趟北平而已,就感觉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你看看,我都这么一把老骨头了,下次可不能让我出差了!
说完之后,又露出欣慰之意,对朱元璋又道:“我们大明有燕王和大驸马这等后起之秀,老臣是真得欣慰!”
李善长确实一大把年纪,胡子头发都白了,朱元璋也确实有点过意不去。听到他夸奖燕王和大驸马,顿时就挠到了他的痒处,当即让内侍搬凳子赐座,随后便笑呵呵地问情况。
于是,李善长便是一个字:夸!
“陛下,燕王殿下对于军务很是熟悉,老臣想要挑刺都挑不出来!”
“老臣都看到了,将士们对燕王殿下,那都是非常爱戴的。只要燕王殿下在,军中士气都高!”
“大驸马一到北平,就第一时间跟着去参加军议,不带一点休息的,真是可敬可佩!”
“大驸马虽然没有带过兵,但是讲出来的道理,就连老臣也是寻不到错处,想提醒下尽下老臣的职责,也是没这个机会!”
“燕王殿下和大驸马互相之间很是信任,关系也非常好,他们在北平,定然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不是老臣夸口,有大驸马辅佐燕王殿下,绝对会令蒙古鞑子胆寒!”
“……”
嘴上是这么说着,但是李善长的内心,其实是在幸灾乐祸:就那两个毛屁孩,嘴边毛都没长齐的小子,压根不知道真实战场如何,就等着闯祸吧!
一个只是带兵打了倭寇而已,一个更是连带兵经验都没有,就想着对蒙元鞑子喊打喊杀的,他们就不想想,魏国公徐达坐镇北方,鞑子真要那么容易对付的话,还会等到这两个毛头小子过去立军功?
李善长可以肯定,就朱棣和张一凡这两个人凑在一起,徐达都压不住他们,对鞑子强硬之下,只要发起战事,估计就会有好戏看了!
龙椅上的朱元璋,听着这个老伙计花式夸着儿子和女婿,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听着听着,他甚至眼珠子一转,说是要召开军议,让李善长也参谋一下,就传旨把曹国公李文忠、颍川侯傅友德,西平侯沐英等在朝名将都叫了过去。
傅友德等人以为,洪武皇帝是又要商量西征云南鞑子的事情,结果没想到,韩国公李善长在。
于是,朱元璋很自然地就给他们说了李善长才从北平回来,让李善长也说说北平局势。
李善长是绝对了解朱元璋的,一听他这意思,他就知道,朱元璋这是想让他在众将面前也夸夸他儿子和女婿。
那没得说,既然如此,那就夸啊,最好还能传到北平去,让那两个小子更是得意,不知天高地厚。
于是,他就又吧啦吧啦地说了起来,一直说到他快口干舌燥了,才算是打住。
朱元璋也是满意了,便准备正式开会,商讨西征之事。
可谁知,就在这个时候,殿外传来了动静。隐隐约约地,似乎是什么喊声。
朱元璋听了,眉头一皱,这种情况,好久没遇到,是何处喧哗?
倒是朱标年轻,耳朵更尖一点,便惊喜地猜测道:“好像是报捷文书,哪里打胜仗了?”
报捷自然也是分等级的,如果只是小胜,或者是没什么意义的战事,不可能用这种一路高喊的报捷方式。
随随便便一点小胜就这么兴师动众,真当大明开国是前宋那样的开国?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场场大胜打出来的!
就这动静,也只有够资格的大胜,才可能会这么喊着报捷!
明白这个,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李善长等人,便都好奇了。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似乎也没什么战事,怎么会有大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