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陈桥兵变·半壁江山
第三百四十三章:陈桥兵变·半壁江山 (第1/2页)【公元956年,赵匡胤随周世宗征战南唐,再立战功,升任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当时觊觎皇位的还有两人。】
【一是张永德,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一是李重进,郭威的外甥。】
【郭威去世前,任命张永德为殿前都指挥使,让李重进担任马步军都虞侯。】
【高平之战后,李重进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地位高于张永德,引起张永德的不满。】
【为安抚其情绪,郭荣特设殿前都点检一职由张永德担任,殿前都指挥使一职由赵匡胤接任。】
……
天幕上。
一块木牌于地中露出一角。
一双大手将其从地里刨出,衣袖擦拭过木牌,上书三字。
『点检做』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面沉如水。
京师流传谣言,北伐路上又遇上这块木牌。
此时不在意,但心中已埋下怀疑的种子。
等到自己油尽干枯时定会回想起这句话!
到时,自己会将张永德撤下换上心腹。
李重进与张永德是皇亲又是禁军最高将领,两人处处勾心斗角,自己早已不满与防范。
而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地位较低,又循规蹈矩,所以在禁军中最受自己信任。
“好一个环环相扣。”
郭荣看到黄袍顿时明白后面的陆续操作。
他现在怀疑自己的死真的是病故吗?
太医没有跟他勾连吗?
至于是否杀了他……
郭荣双目微垂。
若是自己没有加寿,自己也许不会杀他。
但现在……
缓缓睁眼。
“将赵匡胤带来。”
为什么?
朕对他不够好吗?
……
【公元959年,周世宗在征辽途中意外获得一块木牌,上书“点检作”三字。】
【当时京师已盛传“点检作天子”,郭荣意识到禁军将领的威胁。】
【不久,周世宗病逝,年仅七岁的郭宗训继位。】
【按周世宗临终前的安排,由宰相范质、王溥知枢密院事,宰相魏仁浦兼枢密使,三相并掌军政大权。】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平章事韩通裁决军务。】
【李重进被调往扬州,张永德则被罢去殿前都点检之职,调往许州驻守。】
【赵匡胤则升任殿前都点检。】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挺直腰背,摸着胡须斩钉截铁道:
“这很显然是在中伤那个张永德。”
“而这一箭双雕的栽赃木牌是出自谁手,其实只有两种可能。”
来到了自己熟悉的主场,李渊两只眼睛都在发光!
“一是李重进一派,一是赵匡胤一派。”
“但后者可能性更大!”
李建成有点跟不上自家阿耶的进度。
关系呢?原因呢?过程呢?
怎么直接跳到结果了?!
一旁的李世民轻声道:
“因为赵匡胤属于张永德派系,要完全摆脱永德的控制,必须把他从殿前司最高的位置上拉下来,自己取而代之。”
“而赵匡胤北征时始终拱卫在周世宗身边,所以最有机会做手脚。”
李建成迷茫的看着李世民。
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
天上说他俩一个派系了吗?!
没说你就瞎猜啊!
我还说是周世宗自己插的牌子为了扳倒张永德呢!
“哼!”
一甩衣袖,李建成气冲冲的坐到一旁,拿起拿起杯盏往嘴里灌水!
李渊与李世民对视一眼。
莫名其妙……
……
大唐·玄宗时期
“五代五十三年,竟先后出了十四位君主。”
李隆基拂袖长叹。
“晚唐由宦官拥立皇帝,五代由将军拥立皇帝。”
“王政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
“藩镇蔑视朝廷,军士胁制主帅,僭乱之极!”
“而这一切!”
李隆基盘坐在地,垂头丧气道:
“源流尽归于朕也。”
……
【公元959年十一月,镇州、定州上奏说:契丹与北汉联合进攻边境。】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带兵北上抵御。】
……
天幕上。
晨光破晓。
大军来到陈桥驿。
此驿始设于后晋,位于汴梁东北约四十里处,是从京城出发北上前往燕赵的必经之路。
大军于此处扎营。
日暮时分。
军中正歇息休整,突一声大喝道:
“快看!天上有两個太阳!”
将士围拢过来,顺着大喝之人的所指仰头看去。
日暮西沉之时,云层渐厚,日晕模糊。
一片朦胧中似有两个大光圈,一大一小,一黄一黯。
但阳光刺眼,终究看不真切。
“天有岂有二日?人岂有二主!”
将士们一惊,相互望去却不知是何人说话。
“听说,离京之前,京城早就传遍了:出军之日将册点检为天子……”
“脑袋系裤腰上,刀口上舔血,为的就是混个好日子!你们说,那七岁的奶娃娃指望得上吗?”
“这可是要造反啊?”
“不是造反,是顺应天意!”
“主上幼弱,我们出死力破敌,有谁知道?不如先册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为时未晚!”
话音一落,众将士俱都默默不语。
随即一众前往赵匡胤的营帐前。
……
【在大军将出之时,京师传言:“将在出征之日,册立点检为天子。”】
【初三,大军抵达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一个号称谙知天文的军校名叫苗训,指点“日下复有一日”的天象,宣传改朝换代的“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