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第一~七章回顾
作者的话 第一~七章回顾 (第2/2页)速度排在最前,思考速度排在最后,这是按照抽象程度排列的。
速度是最不抽象的,直接表现。力量也不太抽象,它也能直接测量。防御比攻击更抽象,防御受心理素质影响。思考速度最最最最最抽象,它受心理素质影响极大。
最后再强调一下主角目前用过的“绝招”:倒计时,加速计时。
————————————
第五章《各有所长各执守》
这一章写了两件事,标题中所说的“各有所长各执守”不是指主角,而是指主角的朋友商禹。
第一件事,商禹的战斗。写了两场,第一场战斗很简短,就一句话。
第二场战斗要复杂得多。商禹的渐近线实体是A0纸,在这里不讨论A0纸是怎么来的。哪怕看了第六章,也不能准确猜出实体A0纸的来由,有可能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它的来由。
商禹的战斗涉及“战术”,或者说“技术”。扔回旋镖,这个简单。折纸,像是折出回旋镖,也不太难。但折出五角星花球绝非易事,这是要耗费时间精力去学习的。
也可能商禹早就学过了,但学得不好,也可能商禹在得到A0纸之前没有学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愿意学。愿意学习,对应“各执守”,学好了,对应“各有所长”。
这些内容与当前的主线剧情毫无关联,而且一旦深挖,还会影响剧情的发展,更何况现在还不到深挖的时候,也没有深挖的条件,所以正文中都不写。
第二件事,慕正光的比赛。比赛不重要,反正也是轻松获胜,重要的是比赛结束后的那几句简短的对话。
慕正光说“我依赖的也不是我自己,而是沙漏”,这句话放在当前的情境下是准确的,并非自谦。
再联想到上一个章节中主角定下的比赛目标,综合可以看出,主角在某些事情上非常自信,但他的自信并未超出他的实力范围。
在本章中,商禹和慕正光都对赛局有过错误的估计,但这只是起始,越往后误判的概率越低。毕竟一开始经验不足,而且渐近线实体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很影响赛局。
此外,补充一点。在上一章中对战斗的描写非常简单,但是到这一章,战斗开始变长、变得复杂了。
由于比赛双方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所以,当视角切换到参赛者时,免不了用到许多人称代词,这就需要读者更细心地读,不然有可能看错。
若是把这些人称代词改为人名,读起来会更省力,但这有违作者的本意,且与事实不符。作者能做的是多种人称代词交替使用,以免同一个词语多次重复。
————————————
第六章《如愿以偿心之暗》
这个标题就不解释了,解释得太清楚会导致剧透过多。结合前面的章节,唯心、从心中产生、与心相连、覆盖全世界的“暗”,大致可以猜到后三个字的含义。
至于前四个字,在本章中写得比较直白了,那就是“暗”会帮人实现愿望,但是实现哪个愿望、实现愿望的方式和途径并不完全顺遂人意。
本章只详细写了一件事,那就是慕正光的第三轮比赛。
在描写这场比赛时有一个细节,只有在旁白和马明阳的视角中才会称烁光为“烁光”,在其他人的视角中,称其为光线、红光、激光,因为其他人并不知道这种光的正确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烁光不是真光。如果烁光是真光,慕正光躲不开。
马明阳的特殊经历是用来证实“如愿以偿”的,在此处就不做总结了。
比赛结束后,马明阳没有出现,但马明阳的朋友出现了。这段对话虽然也不长,但不容忽视。
从这一场景中不难看出,如果商禹是中古者,那他的态度一定远比慕正光嚣张。慕正光虽不谦虚,但也不会刻意踩人,而且他这个人做事还算谨慎。
这一章里写了近代者和近古者的比例,千分之四,四千三百分之一。
七重分布的比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之一,是渐近者发展的重要框架之一,文中并不会常常提及这些比例,但由这些比例产生的差距无时无刻不在表现。
————————————
第七章《挪用万物域加持》
继倒计时、加速计时之后出现的第三种能力,域加持。
倒计时是60分钟,加速计时是10%,域加持是150%。
本章对战斗场面描写极少,侧重叙述慕正光在听取徐萦则的建议之后有什么收获。
本章几乎全是两位主角的主场,只在中间插入了一小段比赛情节。
后半部分是两位主角聚餐。徐萦则说“这家火锅店好贵啊,要不我们换一家”。慕正光早有此意,不假思索地附和道“是很贵,换”。
从这两句话里至少可以看出两位主角的两方面态度。
一是对对方的态度:信任,为对方考虑。
二是对价格的态度。一方觉得贵,提出想换一家。另一方听了建议,不假思索地附和。
在此过程中,没有伪装,没有虚荣,这两人相处时是轻松自由的。
本章里还有一些其他细节,比如徐萦则对分数的看法、如何处理菜单,慕正光对比赛目标的看法、两人选择的菜品有多少是相同的,这些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