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3集《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2/2页)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他说狮子跟白鹤的关系。他说,有一只凶猛的狮子,牠是野兽之王,牠看到动物就去追,就把牠吃了。有一次牠吃了一只小鹿以后,这个鹿的一个骨头就卡在牙齿上,非常难受,牠就跑到了河边去向一只白鹤求助。牠说:你可不可以把我的牙齿里面这个骨头挑出来,我会好好报答你。这白鹤说:好啊,对我来说举手之劳。
这个狮子就把牠的大嘴张开,白鹤就用牠的尖嘴,往牠牙齿里面挑几下,就把骨头给挑出来了。挑出来,狮子很满意,就准备走了,白鹤说:慢,你老人家答应我,把你牙齿里的骨头挑出来的时候,你得报答我。牠说:我报答过你。白鹤说:你什么时候报答我呢?狮子说:你在我的嘴里面活动的时候,我没有把你咬死,就是报答你,这个就是天大的报答。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跟狮子往来,牠不咬死你就是报答,这个狮子就是生死轮回。佛陀是鼓励我们菩萨,你不要期望轮回给你快乐。虽然我们积集很多的资粮,你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能够远离灾难,这个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报答,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狮子,牠的本质是凶暴的。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所有的资粮都回向到涅槃去,你不应该对轮回有所期待。一个修行者只要平平安安,这个就是轮回对你最好的赏赐跟报答。不要在轮回里面想要追求快乐,你应该把快乐留到净土去,那种无过失的快乐。
好,这个地方等于是做一个总标,就是我们必须看清楚轮回的真相,然后才能突破心中的妄想。这个道理我们后面来把它开展出来。看,丙二的别明。
丙二、别明,分二:
一、轮回真相;二、对治方法。
别明当中有两段:
第一个,先看清楚轮回的真相;我们再来看看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对治。
丁一、轮回真相
想要从轮回里面走出来,你一定要知道真相。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一个人要放下,一定要先看破!
到底我们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圣人为什么没有生死轮回?这个地方的问题到底关键在哪里?我们必须要把它学习一下。佛陀有关轮回的说法是三世的:过去而引申现在,现在引申未来,这个三世有它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搞清楚。
我们看这个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跟“行”,代表我们的过去。我们为什么会投胎?我们受了两种力量的牵引。我们来先看第一个力量——“无明”。
我们把它念一遍。
无明为过去烦恼之总称,体即是痴,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故为生死之本。
“无明”就是一种很坚固的烦恼妄想。它的引申来自于一种愚痴跟颠倒,因为我们没有看清楚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而产生坚固地执着。这种“无明”一旦活动起来,它跟业力的结合,就会创造我们流转的力量,它是一切生死的根本。
前面说过,我们一开始的心态是感受,然后想象。那么一般的妄想也就是打妄想而已,但是这个妄想形成一种执着,形成一种自我性格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妄想就是一种“无明”了,因为它产生盲点,一种坚固地执着妄想。这是第一个叫做颠倒妄想。
我们看“行”业。
行是造作义。即依过去之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只有妄想是不能得果报的,只有业力也不能得果报。但是当妄想跟业力,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这种身口意的善业恶业,只要以有所得心所造的有漏业,就形成一种业力。当我们的前生临终的时候,我们的某一个业力起现行了,再加上我们心中的颠倒妄想,那么妄想跟业力的结合,就创造了我们的今生。所以我们今生是怎么来的有两个原因: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而我们基本上并没有做好事先的准备,所以让妄想跟业力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就投胎了,我们是这样来的。
好,当我们来了以后呢,我们是怎么回事?再往下看“识”。
识为初入胎识。即由过去惑业动力,使感异熟报体之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
这个“识”,指的是第八识。第八识是去后来先作主公。离开的时候它最后走,投胎的时候它最初来,它是来到母亲的胎识当中,由过去的妄想跟业力的推动,就产生一种阿赖耶识的报体,在父精母血的因缘的色法结合之下就来投胎了。当然现在美国他们有些投胎,也不一定要靠母亲的因缘。像那个试管婴儿,他把父精母血放在一起的时候,众生的业识,他只要跟这个父母亲有缘,他看到这个试管的父精母血,他照样地投胎,他不一定要透过母亲,就是只要业力跟妄想结合了,他投胎的方式是各式各样的。
我们再看“名色”。
名色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即组织有情之要素,胎相初成六处未圆,故称名色。
我们的投胎来自于两个因缘的结合:一个妄想,一个业力。妄想就形成我们今生的思想模式,所以我们今生有些人特别喜欢布施,有些人特别喜欢持戒,有些人喜欢静态地打坐,有些人喜欢拜佛,这个某种程度是继承了过去的妄想。那么妄想它变成了思想这一块,业力就变成你的色法、你物质的一切受用。但是这个时候,六根并没有长成。
也就是说“名色”位,他不能去感受外在环境的快乐跟痛苦,这个“名色”位,他的感受叫内受,在佛法叫内受,他只有自己的感受。如果说你是一个强大的善业而来,你在母胎当中会认为你是活在一个很漂亮、充满光明的花园当中,在那个地方到处游玩;如果你是由罪业而来,你在“名色”位的时候,你自己会感觉到你躲在一个很黑暗潮湿的墙角,过着又飢饿又潮湿的生活。这个就是“名色”位,因为这个时候他跟外境并没有接触。
我们看“六入”。
六入为六根完具位,亦名发毛爪齿位。谓于胎中由名色渐次增广,因此诸根具足,故名六入。
这个“六入”,入就是六根。根为什么叫“入”呢?因为这个根它能够入于六尘,它能够去享受六尘,叫做“入”。
这个时候,他的头发指甲牙齿慢慢长出来了,因为“名色”,他接受到母亲的滋养,这个时候诸根具足。诸根具足就是说,这个胎儿已经开始有感觉了,有内心的活动了。但这个时候,他还在母胎,那他的感觉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在唯识学上,叫母子连心。母亲的心识的活动影响到胎儿,胎儿的心识活动也影响母亲,互相影响,他们是跟母亲同一感受,同一个心识的活动。
比方说,舍利弗尊者的母亲,舍利弗他妈妈本来是智慧很平常,就一般的家庭主妇。但是她怀了舍利弗尊者以后不得了,什么道理一听就懂,而且辩才无碍,突然变聪明了。她把舍利弗生出来以后,她又恢复以前的样子了。所以妳要怀孕的时候突然变聪明了,这可不是妳的本事,是妳这个儿子不得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胎儿他六根开始活动的时候,他这个时候没接触外境,他必须要以母亲做桥梁。所以一般来说,医学上说的胎教就是这样来的,就是母亲的想法会深深地影响胎儿,胎儿的想法也会影响母亲,所以这个时候是教育最好的时光。
我们看“触”。
触是觉触,为认识之开始。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故名为触。
“触”就是你从母亲的胎里开始出生的那一剎那,叫做“触”,因为你的身体开始跟阳光空气接触了,这个叫做“触”。这个“触”,为什么要把这个接触这个点当作十二因缘?因为在中国也好,在古印度也好,古代的算命学,很重视你出生的时间点。你本来是在母胎当中,没有跟阳光接触,你一出来的时候,会接触到太阳跟月亮的一种不同的角度,它所释放的不同的磁场,这个时候影响胎儿一生的性格跟很多的命运。虽然你阿赖耶识有很多的业力,但是你接触的那个时间,会启动某一个性格、某一个业力,大概就决定了。
当然透过修行有一部分可以改变,特别是你自己的这一块可以改变,但是你跟众生的互动,对不起!你怎么修,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这是众生的因缘,就不是你个人的修学可以改变。所以你接触的时候,你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一生的性格倾向,你今生的福报多寡大概就决定了。
我们再看,“受”。
受为领纳,即情绪作用。谓于触对境界时而于违顺中庸境上,生起苦乐舍之感觉,名之为受。
那么我们慢慢地长大,到了二十岁以内,我们开始透过眼耳鼻舌身六根去感受我们的人事环境,在如意的境界上产生快乐,在不如意的境界上产生痛苦,在中庸的境上产生舍受,名之为“受”。
从识、名色、六入、触、受,到这一块,其实只是一种业力的释放。到这个时候,你还没有产生轮回的力量。我们小时候,还看不出来生的力量,因为你这个时候,完全是一种业力的释放。真正思想的活动,按古代的说法是二十岁以后,当然现在因为媒体的刺激,现代人心识提前活动。
在十二因缘里面,我们前半段主要都是在受用果报。就是他的生命只有快乐或者是痛苦,或者是不苦不乐,只有这三个,他没有太多想法。我们说过,只有业力,没有妄想不能得果报,所以这个时候,你还看不出他来生的倾向,因为他来生的业力,都还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在酬偿过去的业力。所以他的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可言,只有苦乐可言,没有好坏。这个是好人、坏人,通通不能这样讲,你只能够说他活得很快乐或者很痛苦而已。
那么一个人生的好坏,来生轮回的启动,从下面开始了。我们来看看下一个:
爱以染着为义,由受而来。即于相续之三有自体所取之三有境界,于乐爱合,于苦爱离,名爱。
这个“爱”,是受前面的感受刺激而来。那么感受,它本来是一种直觉的反应,但是当感受在一个人心活动的时候,他加上个人的想象,就这个想蕴、这个想象,它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于境取相。感受没有相状,所以你看一个人小时候,他很单纯,心中没有太多相状,没有相状他就不可能去执着,所以他任何身口意的表现,通通是直觉反应。但是当进入“爱”的时候,他会把外在的相状透过自己的想象力,把它转化成自己心中的相状,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相状出现。你对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印象、不同的相状出来,就是你的想象力。这是第一件事情,于境取相。这个相状本来是外境,外面的相状,你已经成功地把外面的相状转成你心中的相状。
第二个更可怕的是——施设名言,你开始对这些相状表达你的看法。这个人是我的好朋友,这个人不是我好朋友等等,你已经开始安立名言。所以人生的对立,轮回的启动,就是从这个“爱”开始,慢慢慢慢产生征兆。因为你前面在这个受用果报的时候,它没有对立的思考,所以当它“爱”的时候,它产生影像,开始产生不同的名言分别。
我们再往下看,“取”。
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即由种种之执取,于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之苦,因名为取。
“爱”,它只是一种内心的活动。内心的活动要转成一种向外的力量,去推动身口意产生行动力,必须要落入“取”。也就是说,我们昨天讲到第六意识,其实本身它没有强大的推动身口去活动的力量,它也只有打妄想。但是当第六意识跟执着——那个恒审思量的自我意识结合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它产生一个叫坚固妄想,或者叫颠倒妄想,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开始造业了。
其实这个“取”,它的问题在于两块:第一个它开始造作一个新的业力;第二个叫润生,这个“取”,它也会去激发前生同类的业力,这个是最可怕的。你说一个人,他怎么就堕无间地狱了呢?他今生没造太大罪业,问题是他今生可能没有太大的业力,但是因为他的执着太重了,他把过去的重大罪业给激发,它本来睡觉睡得好好的,他把它唤醒,这个是最可怕!尤其临终的时候你一旦动了“爱”、“取”,你去触动过去的业力,基本上你就不可能往生,因为那个势力太大了!临终的时候,产生贪爱还乱不了,但是当贪爱跟执着结合的时候产生“取”,你一定要去追求,产生坚固的妄想的时候,这个时候它会产生一个可怕的力量,叫做“有”。
我们来看看这个“有”,已经开始跟来生产生关系了。我们的生命这个水流,从过去继承业力、继承妄想,到“爱”、“取”的时候,其实都还没有来生的概念。但到这个“有”支的时候,你来生的力量已经开始出现了。
我们来看看,“有”是怎么回事。
有是存在之义,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发为纵我役物之行,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报,名有。
这个“有”,就是一种活动炽盛的业力,简单地讲叫增长业。就这个业力透过你一次一次地造作,它数数现行,就像滚雪球,它不断地在增长当中。那它是怎么来呢?因为“爱”跟“取”的结合,发动了你的身口意三业去造业。一方面造了一个新的业,一方面去激发你前生同类的业力。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一种得果报力量的业力。
诸位!我们前生所释放的业力,其实释放到我们的一生,它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在乎的,就是说,当这个业力释放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新的业力出来?这个是我们比较在乎的,就是来生的业力是怎么产生的。佛法,它不在管过去,反正现在业力已经释放了,你说它业力,前生我为什么起颠倒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来生的业力是怎么来的,这个是我们净土宗要去关切的。
诸法因缘生。为什么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是很轻松的离开,好像这个人完全没有力量在干扰他,一点业力都没有;为什么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他一句佛号提起来的时候,是痛苦万般,充满了业力在障碍他?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人可以潇洒地安然坐化,有些人他必须在加护病房不断地挣扎,那么来生业力是怎么产生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阿赖耶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无穷的业力,为什么有些业力会表现出来?有些人业力不能表现出来?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再加以解释。